傣族舞蹈

中国云南省傣族民族独特的传统舞蹈艺术
傣族舞是中国云南地区傣族民族独特的传统舞蹈艺术。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变,包括孔雀舞、象脚鼓舞、鱼舞、大象舞、篾帽舞、蝴蝶舞等30余种,展示了傣族丰富的文化内涵[2][4]
傣族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公元前一世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3]。傣族舞蹈舞姿丰富多变,动作细腻、柔软又不乏内在的劲力,以“三道弯”最为著称[5]。傣族舞蹈中融入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民族心理,形成了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呈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格和亚热带风情[6][5]傣族舞蹈也具有平和、恬静和含蓄的审美价值,展现出傣族人民平和、安稳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6][5][7]。如今随着舞蹈文化的发展,以傣族象鼓脚舞为代表的傣族舞的发展受到打击,传承发展成为当务之急[8]。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艺术遗产,瑞丽市以及西双版纳州政府等政府机构积极参与,通过多种手段来对孔雀舞以及象脚鼓舞等舞蹈进行保护与传承[9]
傣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孔雀舞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2008年象脚鼓舞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历史发展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