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荚含羞草(学名:Mimosa sepiaria Benth.,又名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是豆科,含羞草属落叶灌木,高可达6米;小枝无刺,二回羽状复叶,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片线形,革质,先端具小尖头,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极小;花瓣长圆形,荚果带状,劲直,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原产热带美洲,中国广东南部沿海地区逸生于疏林下。光荚含羞草适应性极强:可在多种土质条件下生长,且耐热、耐涝、耐旱。2023年1月1日起,光荚含羞草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1]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
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