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帽蓬墩遗址

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凉帽蓬墩遗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ào]镇姑娘坟墩北侧40米。

简介

凉帽蓬墩遗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马岙镇姑娘坟墩北侧40米。1983年发现,现存面积约1700平方米,文化层约1.60米,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和土坯等。采集有夹砂红陶、泥质红灰陶、夹炭红陶残片,饰有绳纹和划纹,可辨器形有釜、鼎、罐、钵、支座。石器有斧、[bēn]、镞、凿、镰、纺轮、刀、破土器,通体磨制。陶器中以夹砂陶为主,还有泥质红灰陶,以素面为主。器形为釜、鼎、罐、钵、象鼻形支脚等;石器通体磨光,有斧、有段石锛、镞、凿、镰、纺轮、刀、破土器等。其文化内涵有别于宁绍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该遗址无论对研究舟山历史,还是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东传日本,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凉帽蓬墩遗址作为被誉为“海上文物之乡”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马岙,是舟山群岛迄今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原始村落遗址,其中有新石器时代5处,东周时代15处。从几次试掘的文化内涵来看,它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土墩中出土的陶罐上有六千年前的稻谷痕迹,经专家研究认定,还为古越“稻羹文化”东渡日本提供了实物佐证。旅游区内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凉帽蓬墩遗址以及其他古驿亭、古驿站、古驿道、古火台、土墩、林家祠堂、龙潭坑、仿古街等一批名胜古迹,是主要展示古代海岛先民的生活场景,集科教、考古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凉帽蓬墩遗址

发掘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