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

法国巴黎的纪念性建筑物
1
4
凯旋门,又称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香榭[xiè]丽舍大街,地处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是巴黎四大建筑之一。[2][3][4][5]
凯旋门于1806年8月动工,但拿破仑被推翻后工程暂停。直到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工程重启,并于1836年7月29日竣工落成。[2][3][4][5]凯旋门以古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为蓝本,整个外围立面只有檐部、墙身和基座。[5]该建筑由石材建成,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四周均有门。它突破了传统的三券式形态,只采用一个大拱券,外墙装饰有大幅浮雕作品,其中以正立面左边的《马赛曲》浮雕最为有名。[5]1988年6月至1989年7月,法国政府对凯旋门进行了全面维修。[6]2021年9月12日,凯旋门包裹项目启动,于9月16日举行落成典礼,18日正式开放。10月3日,为11月停战日纪念活动,包裹被拆除。[7]
每逢节日,凯旋门上就有一面10多米长的法国国旗从拱门顶端垂下来,在无名烈士墓上空迎风飘扬。逢重大节日时,则有一名身着拿破仑时代戎装的战士,手持劈刀,守卫在《马赛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度国庆时,这里是国庆游行队伍的出发点,历任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而且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3]

历史沿革

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击败了俄奥联军,并庆祝战争的胜利,拿破仑在1806年2月12日宣布在星形广场(今戴高乐广场)兴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他要求一切都要按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风格来建造,于是,设计师们寻找到了更符合理性及科学的新艺术观来赞颂大革命所急需的英雄主义,以此体现变革后的“帝国风格”的设计,随后,工人于同年8月15日破土动工,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最终,凯旋门历时30年方告竣工,于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