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庭

中国植物学家
刘铭庭(1933年4月-2025年10月31日),男,中国植物学家,世界著名治沙专家,长期从事沙漠治理研究,发现了桎柳属5个新种,将中国的桎柳植物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在流沙地、重盐碱地通过引洪成功地大面积恢复和发展了桎柳灌木林,十余年间推广100万亩,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国家、省部级奖十多项,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组尊称为“刘红柳”。[1][2][3]
2025年10月31日11时23分,刘铭庭因病医治无效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2岁。[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铭庭出生于1933年4月。1957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同年9月,前往新疆进行毕业实习期间,他首次接触到了红柳,并对其坚韧的生命力印象深刻,随后决定以此作为终身研究方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