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中国北京市国家一级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英文名:The Palace Museum),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8],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2]。其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房屋9371间[2][5][12][4]。2023年,时任院长王旭东[6]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13][14][7]。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清帝溥仪逊位[15]。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立“摄政内阁",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并于1925年设立北京故宫博物院[16][17]。1926年至1928年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北洋军阀皖、直、奉等支持的临时执政府肘腋下,先后历经四次改组,直至1928年6月,国民军二次北伐”成功,北洋政府垮台,其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16]。1931年“九·一八”事变华北局势动荡不安。为安全计,北京故宫博物院决定精选文物避敌南迁,历时十五年[18][19]。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宫博物院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20][21]。1950年、1953年和195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分三次返回北京[22]。2004年至201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七年文物清理”,正式将古籍文献、古建类藏品等纳入文物管理体系[23]。202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院区项目正式动工,预计在20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全面建成[24]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故宫建筑群与宫廷史迹的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以明清皇室旧藏文物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该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有藏品总量186万余件(套),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书法、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设有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珍宝、钟表、书画、陶瓷、雕塑等艺术藏品常设展览,以及临时特展等[25][2][26]。其镇馆之宝有《清明上河图》《平复帖》《梅鹊图》《五牛图》、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等[27][28]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博物馆[29][2]。1961年,该院所在的故宫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其被中国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