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狐(Aloper iagopus),又称蓝狐。产于亚欧北部和北美北部,靠近北冰洋一带,以及南美洲南部沼泽地区和森林沼泽地区,如阿拉斯加、北千岛、阿留申群岛、库曼多、格陵兰岛等地。北极狐常年生长在北冰洋附近,毛保护色冬季为白色,夏季色变浑一些。也有另一种浅蓝色的北极狐,其毛色有较大变异,从浅灰、浅蓝到接近黑色。[1] 北极狐体长50-60cm,尾长20-25cm,体重2.5-4kg,耳短小,略呈圆形。北极狐掘穴居住,以鸟类、北极兔、旅鼠等为食,[2]也吃鱼类和那些被海水冲上岸来的动物尸体。而在冬天,当食物缺乏时,北极狐会吃北极熊留下的剩肉。[3]北极狐的发情交配期为2-5月,怀孕期为51~52日,每胎产6~8仔。[2] 特征
北极狐额面狭,吻尖,耳圆,尾毛蓬松,尖端白色,身体略小于赤狐。 北极狐毛皮既长又软且厚,所以北极狐可忍受严寒。冬天毛色为白色,夏天则为灰黑色。北极狐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极狐的脚底上长着长毛,所以可在冰地上行走,不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