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满族乡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十家满族乡 | 所属地区: 中国 内蒙古 | |
下辖地区: 马架子村 | 面积: 157平方公里 | |
人口: 27199人(2003年) | 地理位置: 位于锦山镇东35公里处,东邻楼子店乡,西接牛家营子镇、锦山镇和龙山镇 | |
地标建筑: 北纬42°00′,东经119°04′ | 地方特产: 向日葵、烟草、甜菜 | |
行政类别: 乡 | 地方方言: 赤峰话 | |
车牌代码: 蒙D | 气候条件: 北温带季风气候 |
基本概况/十家满族乡 编辑
十家满族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赤峰38公里,东距平庄20公里,锦平公路、306囯道自境内穿过,乡级公路网络延伸至各自然村,14个行政村均开通了公共汽车,移动通讯、程控电话覆盖全乡,可直拨国内外。
十家满族乡二、三产业发达,境内蕴含着大量黄金、石灰石、花岗岩、莹石、理石、煤炭、铁矿石等资源。本着“筑巢引凤”的原则,建有“莫家沟石材加工园区”和“四道营子工业园区”。现拥有三家水泥厂,其中赤峰青山水泥有限公司年生产水泥20万吨。赤峰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双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黄金企业势头发展强劲。以赤峰东元矿业公司为代表的石灰生产企业方兴未艾。现在全乡拥有各类企业101家,其中金矿企业17家,石灰石生产企业14家,白灰生产企业56家,其他生产企业14家。
现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十家满族乡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工、商各业均有所发展。全乡现有耕地18951亩,其中水田95亩,水浇地235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谷子、玉米、高粱和少量水稻,粮食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2倍,经济作物以向日葵、烟草、甜菜为主。全乡森林覆盖率达21.5%,此外还有部分果树,黄金开采为全乡的支柱产业。石灰岩含量较丰富,自晚清开始即有人在此用土窑烧制石灰。1976年旗在此建明安山水泥厂,现已成为旗级龙头企业之一。乡办有水泥厂和白灰厂、刷石厂、并向赤峰等地供应石灰岩,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新中国成立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中小学已发展到17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6.3%。乡办有广播站1处,文化站1处,乡医院1所,全乡6个村民委员会均建有医疗站。古迹有明安山古城废墟,原为辽、金时兵营。有和硕端静公主陵园,现只存石牌坊及墓碑。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上店村发展日光温室这一富民项目,已经越来越被多数群众认可,逐渐成为一项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十家满族乡以上店村为示范村,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扩大发展范围。重点在马架子村、玉皇庙村和长皋村等发展设施农业,使全乡日光温室达到3000亩,着力为农民们缝制绿色钱包。为了把这项产业做好做实,年初,乡里成立了发展日光温室专项推进组,抽调一些干部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在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的过程中,计划拿出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进行政府扶持。主要用在框架结构、水源建设和种苗培育上,力争建造出质量高、结构好以及辅助设施互相配套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同时,还积极求得有关技术部门的帮助,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由乡里出面,从旗农业局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上门服务,帮助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从而,使这些村逐渐发展成为设施农业专业村。十家满族乡具有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清公主陵、明安山古战场遗址、月牙山容洞等。
名字由来/十家满族乡 编辑
说起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的由来,有这样一段历史:清朝康熙皇帝于1692年10月将其五女和硕端靖公主下嫁喀喇沁王之子噶勒藏。公主逝世后曾在明安山脚下建造占地百余亩、房舍数百间的公主陵。而和硕端靖公主下嫁时从京城陪嫁的10户满族人家就是今天十家满族乡的源头。十家满族乡乡长李学军不无幽默地说:“2007年9月,公主陵被确定为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们十家满族乡永不褪色的历史名片!”勘探队伍在十家满族乡境内的明安山上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石灰石、花岗岩、莹石、理石和黄金,这为十家满族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就十家满族乡的财力来说,是不可能对这些矿产进行有效开发的。但十家满族乡的领导坚持把“突出抓工业、重点抓招商、集中抓环境”作为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业突破是第一方略,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发展理念,使十家满族乡的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经济状况/十家满族乡 编辑
![]() |
|
十家满族乡 |
十家满族乡还积极种植经济作物和开发桑蚕养殖,烤烟种植面积已达750亩,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桑蚕养殖已达2500亩。乡里坚持20年营造的经济林已成为一道风景,该乡上烧锅村沿306国道种植的上万亩杏树,每到春天漫山雪白,蔚为壮观。从2001年起该乡每年举办一次杏花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财政情况/十家满族乡 编辑
严格履行好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与监督程序。村级财务发生业务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并注明用途及本人签字,财务支出必须按照制度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工作步骤进行审批,另外,针对个别村的工作性质又相应规定了不同的资金使用审批额度和程度。发挥好乡纪委、农经审计站的监督作用。乡农经审计站定期组织村会计集体办公,对准备入帐的村级财务收支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并查阅村级有关审批、审核手续,确认无误后加盖审计合格印章,然后知道村会计记帐,对于不按时参加会计集体办公的村,农经审计站要酌情扣发有关责任人的部分工资。坚持村务公开经常化,确保接手村民的有效监督。按照旗纪委的要求,每年各村财务至少要公开4次,每季度公开1次,并且做到内容齐全,数字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出现帐外帐现象。明确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各村党支部(总支)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要对其任期内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负责,要无条件地接受乡纪委、农经审计站的届中和届末审计,审计的重点是任期内反映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合法。任期内集体资产有无流失,债权、债务是否属实。任期内有无贪占集体财产、挪用公款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乡纪委、农经审计站对财务管理混乱,给村集体经济造成损失,或者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个人,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党纪处分,直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还把审计结果向党员和村民公布。[1]
- 参考资料
- [1]^引用日期:2010-05-15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