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

东汉末年医学家
华佗(公元145年左右—约公元208年)[a],字元化,又名华[](f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医学家,中国中医外科学创始人,和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4][5]
华佗早年曾学习过儒家经典,但无心仕途,反而专注于方药研究。华佗一生行医各地,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声名远播,还被曹操征召为其治疗头风病。后因不愿受人役使,被曹操杀害。[4]
华佗精于内、外、妇、儿科,尤为擅长外科,他研制出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开创中国全身麻醉法实施手术的先河,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重视运养结合,创编的五禽戏,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强身健康、未病先防的功效,至今长盛不衰。[6]在医学思想上,华佗遵从于“天人相应”的思想观点,从而提出了“阳常宜盈”和“脾胃说”的医学理论,强调脾胃是后天之根本,要想身体健康首先就是养好脾胃。这番论说被后世的易水学派和补土派分别奉为经典。[7][8]华佗首创脏腑辨证的雏形,即论内伤杂病、虚实寒热,均从人体五脏六腑出发。这套体系,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9]华佗因为在外科、麻醉学及运动医学上的贡献,被美国学者尊称为中国的希波克拉底氏。[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