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英文名:single parent family[1])是指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虽然年龄已满18周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2][3]单亲家庭一般分为离婚式、失踪式、丧偶式、未婚式、独身领养式和分居式这几种。[4]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未婚先孕等。[5]其中,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导致了单亲家庭儿童的数量快速增加。[6]
单亲家庭对子女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正面影响包括单亲家庭成员独立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增强等。但家庭结构及父母一方教养的缺位使得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水平要显著低于双亲家庭儿童。[6]单亲家庭的儿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的问题有:自卑自闭、孤僻自责、焦虑抑郁、容易产生妒忌心理、具有逆反心理和仇视心态、人格不完善和性别错位、自尊心扭曲、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8]强调单亲家庭的合法权益,助力单亲家庭和谐稳定展。目前,政府和社会依旧在努力提高单亲家庭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倡导尊重多元家庭,认识家庭与婚育的责任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2]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