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

亚洲南部的河流
印度河(英语:Indus River,乌尔都语:سنڌو درياھ,印地语:सिंध),是亚洲南部的主要河流,[16][17]其发源于中国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系凯拉斯峰的东北部,山峰平均海拔约5500米,终年冰雪覆盖。[2]干流流经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11][1]全长2900~3200千米,流域面积为1165500平方公里,[2][18][19]年流量约2070亿立方米。[9]
最早的印度河比4500万年前喜山运动更古老。受印度大陆板块的碰撞影响,印度河上游地形隆升,并产生一系列高山深谷,逐渐演变形成今天的印度河。[20]从中国西藏的发源地,绕过南迦帕尔巴特峰后进入巴基斯坦境内,为印度河的上游段;此后沿着旁遮普平原的西部南流,直到本杰讷德河口为中游河段;下游河段是从本杰讷德河口至印度河三角洲汇入印度洋[2]主要支流有喀布尔河萨特莱杰河杰赫勒姆河等。[2][6][7][8]流域内的地形以山地、平原低地为主,[1]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为印度河平原[21][22]整体北高南低。[1]流域内以高山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半干旱气候为主。[3][4][5]有丰富的宝石、铁矿、煤炭、大理石、石油等矿产资源;[23]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印度河盲海豚等珍稀特有物种。[24][25]
印度流域历史悠久,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地区之一,孕育了犍陀罗文化、哈拉帕文化等。[26][27][28]早在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先后有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在此生活繁衍,[29]流域内的拉合尔曾作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30]印度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以历史古迹为主,例如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塔克特依巴依佛教遗址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拉合尔堡和夏利玛尔花园、塔塔城历史建筑等。[12][13][14][15]

发现及命名

印度河的传统名称源自藏文和梵文名称“Sindhu”,即“河流"之意,[11]其上游在藏语中名为森格藏布[6]大约公元前1500年,古印度印欧语系民族最早的编年史和赞美诗《梨俱吠陀》中就提到了这条河,它也是印度国名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