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竹叶笛

双管竹叶笛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中国的许多民族乐器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一道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和海外华人华侨认识和喜爱,这其中不少用竹子做成的乐器,以其与众不同的造型、优美独特的音色和非凡的表现力,征服了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人们,给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平添了无穷的魅力。双管竹叶笛,侗族单簧气鸣乐器。侗语称拔奔或纪拔昧。拔奔意为用竹叶作簧的笛子。纪拔昧意为用叶子作簧的笛子。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

制作方法

将两支单管竹叶笛并列捆扎而成.。管身竹制,多采用管细节长的笔管竹或水竹制作。管长21厘米~26厘米、尾端内径0.8厘米。民间不拘规格,多随意制作,故两支管长也稍有差异。久而久之,则形成一支笛身稍长,一支笛身略短。双管竹叶笛的管首坡口、竹叶簧片的安置均与单管竹叶笛相同。管身也开有四个按音孔,一至四孔孔距相同,管尾至一孔的距离则有不同。管身上下两端用细线绑扎牢固。管身竹制,多选用无节水竹管或筷子粗细的笔管竹制作,一般管长20厘米~26厘米、尾端内径0.8厘米,竹管粗端作为管首,将上端管口从1.5厘米处斜削成坡状,并在坡口靠下的管壁上劈开一条缝隙,缝隙长0.5厘米~0.8厘米,在缝隙中夹以一片小竹叶作为簧片。管身开有四个圆形按音孔,它们距管首分别为7.5厘米、11.5厘米、15.1厘米和17.5厘米。

选择技巧

选择笛子,应从笛子的质量和类别上来考虑。笛子的质量,除取决于笛管本身的质材好坏外,还取决于制作水平的高低。选择、购买时,应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