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

反全球化
反全球化,是指反对不合理全球化的思想与运动的总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反对全球化的浪潮日趋高涨。1999年11月美国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期间的大规模反全球化示威,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现象”的开始。反全球化的力量主要有三种取向:(1)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反对全球化导致的悬殊差异。(2)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只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明确地将反对全球化与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3)将全球化视为“殖民化”、“西方化”或“美国化”,反对带有这种倾向的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力量大多来自非政府组织和团体。这种情况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反全球化运动有利于理清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及其本质的认识,促使国际社会正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进行反思,进而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的方向发展。

力量来源

反全球化的主体可概括为反全球化者,它包括反全球化人士和反全球化组织。
反全球化人士。第一,一类相当突出的反全球化力量, 是那种旨在维护以至弘扬本文明、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的宗教文化运动, 它们抵抗全球化大潮中主导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的侵蚀和支配。第二,以跨国公司美国的经济文化实力为主要靶子的一些反全球化思潮或意识形态。第三,由于全球化威胁或剥夺其就业而反对全球化的发达国家部分劳工,他们构成那里劳工界的反全球化运动及其社会基础。第四,社会主义等“左派“力量、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运动分子等成分构成的部分反全球化运动。
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说,离开了全球化,“反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