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燕是2001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场热带气旋,位于马尼拉东。而2013年,台风海燕再次出现,成为该年度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也是西北太平洋历史上第二强的热带气旋。该台风的名 字来源于中国大陆,意为海燕鸟。日本气象厅评定该台风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30公里,香港天文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85公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80公里,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成为有可靠纪录以来,全球1分钟平均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由于该台风以接近巅峰状态登陆菲律宾,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官方确认逾6300人死亡,菲国莱特省一名警官估计约1万人罹难,而菲律宾红十字会更表示失踪人数多达25000人。因此,该台风的名字在2014年初的台风委员会会议上被除名,并在2015年的会议上通过由「白鹿」取代,于2019年首次使用;同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把当地名称「约兰达」除名。 地理位置
2001年10月12日在马尼拉东北偏东约1000公里处有一热带低气压生成。这一热带低气压随后加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命名为“海燕”。 “海燕”于2001年10月14日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于2001年10月15日加强为台风。
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