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桥效应

阿瑟·阿伦提出的心理学概念
吊桥效应,是加拿大[2]心理学家阿瑟·阿伦(A. Aron)和唐纳德·达顿(D. G. Dutton)于1974年提出的心理学概念,[3][1]是指一种把生理上的紧张感转化为浪漫感的状态,即一个人受外部环境影响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时,如果碰巧遇到一位异性,就会把这种环境引起的心跳加速错当成心动的感觉。[4][5]
吊桥实验表明,刺激性活动能够让人产生心动的错觉。其原因在于,人体受刺激活动和危险情境的影响,会释放一种名为苯基乙胺神经兴奋剂,它能让人出现心跳加速、面色发红等生理现象,并带给人激动的感觉。[6]
吊桥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影视作品、恋爱综艺中,[7][8]同时用于指导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关系。[6][9]但是,在人际交往尤其是爱情关系中,吊桥效应总是让人难以辨别大脑对事实和情感的混淆,最终导致错误判断的出现。[7][10]

基本信息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