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1
4
吕蒙(公元178年—公元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中国东汉末年孙权的谋士与将领。[1][2][3]
吕蒙早年投奔孙策担任侍卫,后升任别部司马,治军有方,士卒操练娴熟,得到宠任。孙权继位后,吕蒙升任平北都尉,兼任广德县长。[4][1]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吕蒙随孙权征讨刘表将领黄祖有功,升任横野中郎将[1][5][4]同年十月,吕蒙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吕蒙率部围攻曹仁,向周瑜献计攻占南郡,因功升任偏将军,兼任寻阳县令。[1][6][4]周瑜去世,吕蒙又向继任都督鲁肃献计,让其防备关羽。曹操先后两次派兵屯田皖县(今安徽潜山),吕蒙向孙权建议攻占皖县;吕蒙率部破城,孙权认为此战吕蒙功劳最大,提拔他担任庐江郡太守。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吕蒙率军两万人攻占长沙零陵桂阳三郡;[1][7][8]后来吕蒙又率军协助孙权,打退曹操多次进攻,因功升任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继任为都督,向孙权献计袭取荆州,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亲率大军进攻樊城曹仁,吕蒙趁机偷袭江陵,关羽部将糜芳傅士仁投降。吕蒙攻占南郡关羽走投无路,在逃亡途中被擒杀。[1][9][10]吕蒙夺取荆州,因功升任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不久,吕蒙重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吕蒙死后,他的儿子吕霸袭爵。[1]
时人及后世对吕蒙评价都较高,吴国国主孙权、大臣鲁肃都认为吕蒙勇谋兼备,才识渊博。[1][11]晋朝史家陈寿南宋学者张预、宋末元初学者郝经都认为吕蒙善于谋划,精通兵法,用计袭取荆州堪称用兵典范;[1][12][13]毛泽东也评价吕蒙“善用兵,能攻心”,值得学习。[1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