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英文: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英文缩写:HEU),简称为哈工程,[1][3]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该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为办学方略,是船海核领域研究型大学,[5]“国防七子”之一。[15] 哈尔滨工程大学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学校于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5]2023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16] 2023年10月9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17] 截至2025年3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53.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8.58万平方米。学校有学生3.4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7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3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3900余人;教职工308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4人;设有23家教学科研单位,43个本科招生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学校图书馆藏书770余万册。[5]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001-1200名。[7]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43名。[8]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501-600名。[8]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