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衬石

土衬石
在台基最底层的露明处平行着垫一层石板,石板比地而高出约一到两寸,这块石板就叫作“土衬石”。土衬石也就是衬在台基与地面之间的石板,是台基的基础。

简介

在台基陡板石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是台明与埋深的分界,土衬石应比室外地面高出3.2-6.4CM,比陡板石宽出约6.4CM,宽出部分叫金边。土衬石长按通面阔加山出金边各二份,两山长按进深加下檐出金边各二份,除本身宽二份,宽按陡板厚一份加金边二份。

历史记载

土衬石是古建筑石作台基和踏跺最下层石构件,与地面齐平。“土衬石”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则例》中均有记述。清式建筑“土衬石”宽出台明,专指台基陡板下石材,包括至垂带下的平头土衬;而宋式建筑的“土衬石”,则指阶基踏道下石材,“其广同踏”(与踏跺石同宽),“长随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