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伯多禄大教堂

位于梵蒂冈的天主教宗座圣殿
圣伯多禄大教堂(意大利:Basilica di San Pietroin Vaticano),又称圣伯多禄大殿圣彼得大教堂,是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方梵蒂冈天主教[a]教堂,由文艺复兴时期知名艺术家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马代尔诺等设计建造教堂主体和内部装饰,贝尼尼负责殿前广场与教堂内部分装饰设计,[2][7]大殿主体呈拉丁十字结构,长220米左右,宽150米左右,占地面积达23000平方米,可容纳6万人,是梵蒂冈内最高的建筑。[8][9][10][2][11]
圣伯多禄大教堂是正教之城罗马的旗帜[12],其前身老圣彼得大教堂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四世纪,并于329年建造完成。[2]1506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进行全面重建,经历近1000年时间,圣伯多禄大殿于1626年完成。[13]2020年5月19日起,教堂恢复公开弥撒[b][14]。圣伯多禄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11],198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15]

历史沿革

宗教背景

圣伯多禄大教堂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古老、最大、最重要的天主教教堂,其发展历史与许多天主教历史重大事件息息相关,包括早期教会传教、宗教国的建立、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与反宗教运动。[2][16]圣伯多禄大教堂所在的梵蒂冈城是天主教皇的住所所在,现今教堂为牧师提供圣弥撒[c],为天主教徒提供朝拜、和好圣事[d]、念珠等宗教活动。[17][18][19]1929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正式承认梵蒂冈城主权归属教皇,梵蒂冈成为拥有独立主权的政教合一国家。[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