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定位

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等的过程
城市定位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等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其含义是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定位内涵

从内容分析,城市定位由定性、定向、定形和定量四个方面或环节组成。“定性”是指确定城市的性质,即在详尽分析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各种职能作用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性和支配性的城市职能。“定向”是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包括城市的发展方针、目标走向、战略模式等,这一工作是以区域分析、城市对比分析和发展战略研究为基础的。“定形”是指城市形象的确定,这里不仅是指城市的代表性的景观特色,更重要的是指城市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东西。为此,必须处理好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处理好自然生态潜质和人文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城市形象与城市灵魂、活力的有机融合。“定量”是指从数量的角度给城市发展以某种形式的标定,它既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确定,也包括城市经济地位、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科学预测与数量分析。
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涉及性质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等。一般而言,城市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功能定位、性质定位等。其中,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性质定位是灵魂。因此,性质定位是最重要的:性质决定功能,功能引领产业并决定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找准城市性质,就是找准城市的本质性特征。例如,成都市提出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既很好地反映了成都市的本质性特征,也代表了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模式。

定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