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仪镇之战

南宋在江苏扬州发生的战役
大仪镇之战:南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农历十月,在宋金战争中,宋军在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地区,击败金与伪齐联军的一次伏击战,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

战前形势

纵观宋金战争史,绍兴四年之前,宋军处于劣势,金军处于绝对优势。自双入交战以来,宋军除川陕战场以外,每战必败;金军几乎攻元不克,所向披靡。但金毕竟是小国,想一举灭宋并稳固地统治辽阔的占领区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金朝于建炎四年扶植刘豫伪齐傀儡政权,企图以此牵制东南战场,集中兵力争下川陕战场。然而,金军虽然稳住了东南战场,但西北战场却没有达到最终目的。从建炎四年九月到绍兴四年二月,历经富平之战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之战仙人关之战,金军虽然攻占了陕西大部,仍始终不能攻入四川,金军决意入川、顺江而下、消灭南宋的计划就彻底破产了。于是,金军的进攻重点又转回到东南战场,直接近攻南宋政权,试图一逞。
大仪镇之战
南宋政权到绍兴四年前后,已经站稳了脚根,内乱渐平,经济复苏,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名将已经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绍兴四年五月至八月,岳飞所部第—次北伐,从伪齐政权手中收复了襄阳、随、唐等六州郡,大有恢复中原之势。岳飞北伐,在金朝和伪齐统治者中引起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