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是寺院中的正殿,也称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是佛教主释迦牟尼的德号,是对他的道德、法力的尊称。佛经说他能降伏五阴、烦恼魔及死魔等各种魔,威高德上。《法华经·踊出品》赞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因殿内供奉的主尊像是释迦牟尼,所以称“大雄宝殿”,也有称释迦牟尼殿的。殿堂供奉的主要佛像,即在诸尊中以某尊为主、为本而特尊崇之,称为主尊,也称为本尊。由于佛教内部宗派的不同和时代崇尚的变化,正殿供奉的主尊就有很大的不同。[1]
大雄宝殿的配置,主要有释迦牟尼或毗卢佛或接引佛的一尊像、三尊像、五方佛像。佛像两旁通常塑有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像。有的在大殿两侧和殿后还分别置十八罗汉和三大力士及海岛观音像。[1] 名称由来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左面为东方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右面为西方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大雄”为佛的德号,为什么德号叫大雄?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其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其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其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其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2]宝殿之“宝”字,即“三宝”,是指“佛像为佛宝”、“藏经为法宝”“僧侣为人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