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
1
4
孙思邈(公元541年-公元682年,存在争议),西魏宜川泥阳(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1][2][3]
孙思邈天资聪颖,有悬壶济世之志,曾在周宣帝时期朝廷多有变乱时,于太白山隐居,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奉召入京。他在行医期间著有《千金方》等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1][4]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5]他创造了许多健身养生之道,其至理名言为“人命至贵,贵于千金”。他穷其一生精力,博采众方,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将历代医药经验的方药及养生经验汇集在一起,被誉为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6]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孙思邈去世。[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