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狐

食肉目犬科的动物
孟加拉狐(学名:Vulpes bengalensis),又名印度狐,是印度次大陆特有的狐狸,主要分布在喜玛拉雅山山脚尼泊尔印度南部,及由巴基斯坦东部及西部至印度东部及孟加拉东南部。体型较小,吻长,耳尖,尾巴约占体长的50-60%。背部灰色,腹部淡色,脚呈褐色或红褐色。尾巴多毛,尖端黑色。主要生活在灌木丛及极端干旱区,杂食性,主要食物包括啮齿目、蜥蜴、蟹、白蚁、昆虫、小型鸟类及果实。

形态特征

孟加拉狐体长45-60厘米,尾巴长25-36厘米,一般重2-4千克。体型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尾多毛,一般较发达。

栖息环境

孟加拉狐主要生活在印度次大陆上的灌木丛及极端干旱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流域。首选的栖息地是小范围的空旷草原及带点刺的灌木丛,避免地势险峻的山地和无边无际的草原。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孟加拉狐强烈偏好半干旱且范围小的草原当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