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中国中东部的省级行政区
安徽省,简称“皖”,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东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境域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常住人口6127万人,人口数量居中国第9位。[3][16]
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大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7]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四种。[17][16]境域属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距今约三四十万年前,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夏朝时期,境域主要由淮夷和南方蛮夷部落组成的部落方国统辖。两汉时期,安徽地属扬、徐、豫三州。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安徽正式建省。[2][18]1952年,合并皖南、皖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于合肥市,延续至今。[19][4]
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安徽省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主要指标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至2022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22]安徽省汽车产量、出口量占中国五分之一。[23]海螺集团铜陵有色从2019年开始,连续4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之一。[24][25][16][26]2023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4.71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5.8%。[27]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其中,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16][28]安徽省有470个[a]中国传统村落,其中,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9][30]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9项[b],其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32][33]截至2022年末,安徽省有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2处。其中,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34][35][36]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