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器

指爱出洋相的人或出洋相傻乎乎的样子
宝器,汉语词语,既可指象征王位的祭器;又可泛指珍贵的器物。出自《周礼·春官·天府》《史记·龟策列传》。[1]

词语来源

《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
《左传·庄公二十年》:“秋,王及郑伯入于鄔,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
《史记·晋世家》:“曲沃武公晋侯緡,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