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师

周朝设置的官职
少师,是最初由周朝设置的官职。少师和少傅、少保合称“三少”或“三孤”,是辅佐国君的官。春秋楚国有少师,是辅导太子的官。战国后废,北周复置,此后历代多沿置,一般作为高级官员的荣誉头衔,地位很高而没有实际职务,也没有固定的员额。[1][2]

基本介绍

少师,【姓氏】、【官名】。
(1)传与少傅、少保合为三少或三孤(详见“三孤”)。北周后与三公同时设置,作为大官加衔。
(2)辅导太子的宫官。春秋时楚国设置。楚平王即位,使伍奢太子建之“师”,费无忌为“少师”。见《左传·昭公十九年》。西晋同时设太子的三师、三少,少师为三少之一。北朝魏齐及隋以后历代沿置。明、清以朝臣兼任,为虚衔。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无实职。参见“太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