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

文化活动机构
少年宫是政府为纳税人提供青少年公共服务重要形式和场所。主要包括德、智、体、美、情、才六个方面,[1]中国特色的市民福利和民生工程。[2]
1953年1月15日,宋庆龄访问苏联时,对当时苏联的少年宫特别感兴趣。当她看到少年儿童在校外活动的场所——少先宫,参加各种小组活动,既有科技的又有文艺的和体育的,她心中就想到中国的孩子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活动场所。[3]1953年,在中国福利会的创始人宋庆龄的倡议下,嘉道理故居成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为儿童学习文化艺术的课外活动乐园。[4]
少年宫为少年儿童成长提供了一个开放、趣味、平等学习平台,另外也可以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思路。[5]

定义

少年宫是政府为纳税人提供青少年公共服务重要形式和场所。主要包括德、智、体、美、情、才六个方面。[1]它的任务是配合学校开展多种有益和有趣的活动,增长少年儿童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要帮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和少年先锋队活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