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银行(The Four Biggest Chinese Banks)[1]是指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个大型国有银行,具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工、农、中、建),亦称中央四大行,其代表着中国最雄厚的金融资本力量。中国四大银行的监管部门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管控部门是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4][5] 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从此开始了中国成立国有商业银行的起步阶段,接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这些集政策性和经营性为一体的国有银行纷纷恢复和建立。[6]1984年,中国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中国四大银行(中、工、农、建),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7]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由多级法人向总行一级法人转变的管理体制改革。[6][8]2005年开始,中国四大银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至2010年全部实行上市,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初步完成。[6] 四大银行的成立时间先后不一,中国银行是国内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银行,也是国内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机构遍及中国内地及51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第10位,2013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第9位。[9]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成立于1951年,总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2009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位居全球前列。[10]而后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工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11][12][13]四大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支柱,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基本金融功能。2018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榜单,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1位,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2位,中国银行排名第3位,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4位。作为国家的代理机构,四大银行参与资金调控和货币政策的执行。[14][15] 基本概念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