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烨

中国核理论物理学家
张宗烨,女,1935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家张宗燧之妹。[4][5]中国核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3]
张宗烨于195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2]20世纪60年代,张宗烨在于敏指导下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及相干对涨落模型理论。[6]张宗烨于1973年转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于1976年从理论上预言超核中存在超对称结构态。[6]20世纪80年代以后,张宗烨一直从事强子-强子相互作用的夸克模型研究。[1]1999年,张宗烨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1]2013年,张宗烨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7]2018年,张宗烨退休。[2]
张宗烨的研究方向为原子核物理理论、强子物理理论,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1]培养博士生7名、博士后6名。[8]曾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6][9]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