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弨

清初考古金石家
[chāo](1625年-1694年?),字力臣,号及斋,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书法家、画家和出版家。他的父亲张致中是崇祯朝的贡生,家中藏书甚富。张弨早年为诸生,明朝灭亡后,放弃举业,以卖书和刻书为生。他尤其喜欢金石文字,曾协助顾炎武校刊《音学五书》。张弨还擅长画花鸟,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的字号有亟斋和及斋。张弨生于明天启五年,出生地为江苏淮安

家庭背景

据《重修山阳县志》记载,祖永年万历间以荐举官南京鸿胪寺丞。父张致中,字性符,崇祯中拔贡生,“学术淹贯百家,诗、古文酝藉醇厚。明末复社兴,致中与同里方能权、白受藻等欣然响应,议论时政,抨击阉党。“家故贫,而所藏鼎、[]、碑版文甚富”。致中“精于字学,辨体审音,厘正谬误”,为学者所仰,逝后“友人私谥为恭孝先生”。致中著作等身,有《学志》,《理学孱守录》、《经济源流》、《虽遥客随钞》、《张氏宗政符山堂诗》、《眉尹文集》等。《山阳艺文志》收有张致中诗文,以及友人为其作的传。致中“为人和厚温柔”,遇事“果毅而循理受道”。母方氏“勤俭贞静”曾“[kuī]股活母”,而被录于县志“列女”。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对其人生道路起着重要影响。

人物经历

张弨九岁丧母,崇祯八年(1635),致中应诏去江宁(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