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1936年12月-2014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江苏盱眙,中国当代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1][2][3] 张贤亮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在北京读高中,因为家庭出身在学校受到歧视和不公对待,张贤亮高中没有毕业就被开除。[4]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而牢改长达22年。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中,张贤亮被平反恢复名誉,出来后重新执笔,创作了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等作品,并由此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1][5] 代表作有《灵与肉》《初吻》《青春期》《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等。[6]生前曾任宁夏文联主席兼宁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2][1][6] 1993年于银川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现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也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也被称为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2][7]
2014年9月27日,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去世,享年78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