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

医学名词
心律就是指心跳的节奏,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健康的心律应该是十分均匀的,心脏病或心脏神经调节功能不正常时,可出现心律不齐或心律失常

病因

  • 当正常心肌的收缩被突然打断时,就会出现异常心律。异常的电刺激引起心肌活动,增加额外收缩。
  • 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些疾病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比如:高血压、心脏缺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疾病、饮酒过度、肺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也有因运动、情绪激动、进食、睡眠、吸烟、饮酒、咖啡、受冷热刺激等心理性因素所致,或因代谢异常、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麻醉、低温等因素影响。

鉴别诊断

  • 1.正常心律
  • 人类的心脏平均以每分钟60~100次的频率跳动,24小时跳动约11万次,并且不受大脑或人体主观控制。
  • 心率逐渐增快,其后又逐渐地恢复正常,心率可随体位、活动而变化,成人每分钟超过100次;儿童每分钟超过120次;婴儿每分钟超过150次,但不超过180次。
  • 症状:心率减慢,成人每分钟少于60次,儿童每分钟少于80次。
  • 4.窦性心律不齐
  • 症状:吸气时心率增怏,呼气时心率变缓,活动后或迸气时,心律不齐现象消失。
  • 5.心室颤动
  • 是指心室发生无序的激动,致使心室不能规律有序的搏动和舒缩,无法正常有效的输送血液,为功能性的心脏停跳。
  • 室性期前收缩经常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