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群岛

南太平洋的君主立宪制岛国
所罗门群岛(英语:Solomon Islands)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君主立宪制岛国,由六个主要岛屿和900多个小岛屿组成, 西北巴布亚新几内亚接壤,西南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所罗门群岛陆地面积2.84万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为160万平方千米。人口72万(2022年),主要族群包括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人、亚洲裔、印度尼西亚裔、欧洲裔等。英语为官方语言,但大部分人使用当地土著语,如皮金语。当地约有土著语言80种。宗教信仰主要有基督教原住民万物有灵教以及其他宗教。其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位于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瓜达尔卡纳尔岛[6][1]
所罗门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雨水充沛,年均气温28℃,境内多火山,还有一些平原和环礁。该群岛的矿产资源丰富,如铅、锌、[niè]以及金,但尚未开发。所罗门群岛自3万年前就被发现有人类居住,随着移民浪潮的到来,拉皮塔人成为当地的土著人口。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Álvaro de Mendaña de Neira)成为第一个访问这些群岛的欧洲人,并将其命名为所罗门群岛。1893年6月,英国宣布所罗门群岛南部为英国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罗门群岛曾被日本占领,之后美军于 1942 年 8 月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占领该岛及机场,并发生萨沃岛海战。战斗至12 月,美国为首的反法西斯盟军便控制了整个所罗门群岛。二战结束后,英国殖民政府回归。[18]1975年,英国政府改英属所罗门群岛的名称为所罗门群岛,次年,所罗门群岛实现自治,成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国王查尔斯三世,由所罗门群岛总督代理。[6][19][20]
所罗门群岛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大多数人口依靠捕鱼和种植为生,国民经济种植业渔业和黄金开采为主。大部分制成品与石油产品依赖进口。自独立后经济结构向多样化趋势发展,曾一度是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地区,但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及国际环境影响,近期连续三年经济负增长。2022年,所罗门群岛生产总值为16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78位。[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40美元,全球排名147位。经济上接受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经济援助。[2][22][1]所罗门群岛文化反映了美拉尼西亚群岛内各族群之间的多样性。当地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景观有马塔尼科瀑布、所罗门群岛国家博物馆等。[23]
所罗门群岛是联合国会员国。此外,该国还是其他一些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的成员,如英联邦、南太平洋旅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太平洋共同体太平洋岛国论坛等。所罗门群岛目前已同123个国家和地区建交。包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日本美国等。这些外交关系涉及经济合作、援助项目、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1][24]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