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

人手指上的纹路
指纹(fingerprint)是人末节指掌侧面的皮肤,由于真皮乳头突起形成许多整齐排列的乳头靖,形成皮幡(表皮靖)线,在皮靖线之间则为多数凹陷的皮沟,表皮便呈现相应的凹凸花纹。指纹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且终身不变。[1]
指纹,又称为手纹,即人体手部皮肤的纹理,包括手掌面的乳突纹理(指头纹、指节纹和掌纹)、屈肌褶纹、皱纹及伤疤等,由于指纹是存在于人体的真皮层而非表皮层,指纹可以成为确定身份的依据,指纹具有普遍性,人人都有,且每个人的指纹都有唯一性,确定性,可以保持终生不变。[2]
指纹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明显纹、成型纹、潜伏指纹,纹路有斗型、弓型和箕型。[2][3]通过物理显现法、化学显现法、物理化学显现法、光学显现法均可鉴别指纹。[2]除人为印泥采集外,现代科学发明了众多指纹采集方式,如基于光学传感器的指纹采集、基于半导体传感器原理的指纹采集、基于热敏传感器原理的指纹采集。[1]
据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人们用指纹留下的花纹。古代书简的封泥上也可以看到以指纹作为标记的印记。中国唐代曾使用指纹或掌纹作为凭信,用来签订契约。1890年代,胡安·乌斯廷克(Juan Ustink)提出将指纹作为确定罪犯身份的唯一方法并被阿根廷警察部门认可,从此,指纹识别成为各国警察和法医鉴定人类身份的重要手段。[4]指纹类型和指纹的皮嵴线与人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乳腺癌等密切相关。[4]

指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