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

《圣经·旧约》中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
摩西,英文名Moses,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在古埃及出生,他的亲生父母是犹太人,被埃及公主于芦荻丛中发现而收养,在公元前十三世纪时去世,享年120岁。摩西的国籍是古埃及,民族是希伯来,是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对犹太教的创始有重要影响[1]。摩西的代表作品有《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2]
在《圣经》记载中,摩西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四十年:第一个四十年,摩西在埃及皇宫中学习知识技能,感受埃及人奴役犹太人的悲惨生活环境;第二个四十年时,摩西因意外杀害埃及士兵而逃离埃及,来到米甸结婚,进行婚后四十年的牧羊生活,在这期间他逐渐修养性格,变得沉稳耐心[3];第三个四十年则是摩西遵守神的指引下回到埃及,带领受埃及人奴役的以色列人前往伽南——上帝所许诺的流着奶与蜜之地,并写下蕴含神意的《十诫》交由子民遵守。[1]
摩西生活在多神教盛行的埃及,摩西提出一神论,带领以色列人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一神宗教的民族[4],促使犹太教发展起来,使希伯来人成为一个具有民族精神的民族[5]。同时,摩西的著作《摩西五经》中的法律思想对西方后世的契约精神和人权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契约精神和人权思想的发展[2]

名号

摩西(Moses),“Moses”出自于埃及语而非希伯来语‚,埃及语的意思是“儿童”或“儿子”‚,希伯来语的翻译是“从水里拉出来的”。大部分学者赞同这个埃及词具有希伯来渊源[6]。根据《法学大辞典》和《辞海》的解释,摩西又译为“梅瑟”,原意为“水中救起的”[1]。摩西在《古兰经》中被称为“穆萨”,该经提及次数差不多有500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