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谷豆

黄河长江流域等地区的婚姻习俗
撒谷豆是传统婚姻习俗。流行于黄河长江流域等广大地区。迎亲时抛撒谷类和豆子的仪式,颇似当今婚礼中的撒花瓣或彩纸屑仪式。撒谷豆一般分两次举行。第一次在女方家。女子即将上轿时,便有专人拿盛有谷豆的米或簸箕在花轿四周、里外、新娘周围抛撒。第二次在男方家。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伴随着新娘下轿、进男方家门,都要抛撒谷豆。俗信抛谷豆能辟邪,免除三煞(即青羊乌鸡、青牛三神)等邪魔的危害。谷豆为辟邪吉祥物。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简介

宋朝高承《事物纪原》所载,撒谷豆习俗始于汉代京房的女儿与翼奉的儿子订立了婚约。翼奉选了个日子准备为儿子迎娶新娘。京房认为翼奉所选的日子不吉利,因为这一天有三煞附在门上。凡是三煞附门的时候,新妇便不得入门,如果违犯了,就会损害尊长,而且婚后无子。翼奉不以为然,坚持在这一天迎娶,但还是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当新妇入门时,用谷豆和草来辟邪。京房、翼奉都是西汉的大儒,两家子女缔结婚姻,对婚期是否为吉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结果以撒谷豆辟邪的方法来予以解决。从此撒谷豆的婚礼习俗就流传下来。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可靠,但西汉已有这种习俗却是可以认定的。

寓意

撒谷豆习俗已隐含有祝子之义。因为撒谷豆壁三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三煞会危害尊长,而且会造成新婚夫妇婚后无子。三煞本来是隐身在门上的,新娘入门,它们便会附身而进,造成危害。看来,新娘是最容易招致邪魔缠身的人,是不祥之人。这种观念必然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许许多多婚礼辟邪仪式,都是围绕驱除附在新娘身上的邪魔而进行的,应该是出于同样的观念。后文将作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