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文王-快懂百科
周文王(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1][2]姓姬,名昌 。商时为西伯,又称西伯昌 ,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太王之孙,[1]季历之子 ,周武王之父 ,商朝末期诸侯国周国君主,周朝奠基者。[3][4][5][6] 周文王之父季历被殷商王文丁囚禁而死,周文王继位。他求贤若渴,尊老爱幼,施行仁政,广罗人才,周边许多都来归附依存。周文王将周国治理得越发强大,周边诸侯都以其为首,引起商王朝警惕,纣王将周文王囚禁在羑[yǒu]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期间周文王创《周易》。后纣王收取周国重贿,释放周文王。周文王回国后,献出洛河以西的土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后周文王率兵攻打周边各国,周国国力日益强盛,诸侯都以他为首。因裁决虞、芮两国讼事,周文王受命称王,周文王十年(公元前1050年[a]),周文王病逝,在位五十年,葬于毕(今陕西咸阳),享年九十七岁,儿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3][5][4] 周文王以仁政治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7]广罗人才,他创作《周易》,是中国最早的经书,引导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轨迹。周文王对外发动战争,扩大周国的实力,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在弱小时蛰伏,麻痹纣王;全面接受学习商朝的文化制度,强大周国。孔子赞其为“三代之英”。后世也把周文王当成“内圣外王”的典型。[3][8][5][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