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Hsinchu City),台湾省辖市,古称“竹堑”,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东北与新竹县接壤,西濒台湾海峡,南与苗栗县毗邻,面积约为104平方公里,人口约45.3万[a],因多风又称为“风城”,为新竹都会区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球高科技代工产业的重镇。[6][5][3][1][2] 新竹市于1930年成立,1982年升格为省辖市。[7]位于头前溪冲积成的新竹平原之上。东区与香山区南部为竹东丘陵的一部分,香山区有狭长的海岸平原。[8]新竹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4]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一年四季多风,且风力特别强,为全省之冠。[1]新竹市是一个客家人与外省人居住相对集中的城市,与闽南人构成三大社会群体。[9]通行现代标准汉语,还有台语(台湾闽南语)和客语(台湾客话)。新竹市美食主要以台菜为主,融合各地外省菜系以及客家菜。[6] 新竹市原来以轻工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由轻工业转入现代化工业。[1]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竹科学工业园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中心之一,成功将台湾推向了信息产业全球第三、半导体产业全球第四的地位。[10]新竹市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玉米、花生等,沿海一带大多数居民从事渔业。[1]新竹的教育资源厚实,博士、硕士数量排名全台第一,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排名全台第三,还有清华、交通、中华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11]新竹市有很多名胜古迹:外天宫、城隍庙、潜园、“迎曦门”等等。[1]风景名胜有十八尖山、青草湖、香草湿地等。[12][13][14] 2012年12月,新竹市在“台湾各县市美好生活指数评比”中获台湾最幸福城市第二名;[15]2013年11月,连续两年入选全球21大智慧城市;[16]2018年12月,连续三年获全台最幸福县市;[17]2020年10月,在《远见》县市总体竞争力评比中夺得榜首。[18]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