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石

碳酸钙矿物
方解石(英文名称:Calcite)为一种碳酸钙矿物,因敲破,块块方解以得名。方解石通常为白色或无色,由于含有其他微量元素或机械混入物,可呈不同的颜色。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称冰洲石。具强双折射现象,双折率极高,一般具无或很弱的多色性,具有发光性,在长波紫外光及短波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出荧光,荧光可随体色而变。方解石属三方晶系,晶形多样,不同聚形态达600多种以上,晶体菱面体状、六方柱状、复三方偏三角面体状、板状等。还常出现聚片双晶和接触双晶。[1][2][3][4][5][6][7][8]
方解石具有各种不同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型、热液型、岩浆型和风化型。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产地非常广泛,世界产地众多,如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英国冰岛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纽约蒙大拿等地,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产出。方解石在冶金工业上用做熔剂;在建筑工业方面用来生产水泥、石灰大理岩还可作建筑装饰材料。方解石经机械加工(用雷蒙磨或其他高压磨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可以制得重质碳酸钙,它是优良的填充剂和性能改良剂。冰洲石可以用来制造偏光棱镜的光学材料。[9][3][10][8][11][12]

命名与历史

方解石的中文名称据宋·马志开宝本草》记载:敲破,块块方解,故以得名,英文名称(Calcite)来自拉丁文单词“石灰”(Calx-cis)之意。它是组成大理岩的主要矿物。早在古希腊时代以前的几千年,古希腊人就在克里特岛开始用大理岩进行雕刻。中国的云南大理县因盛产大理岩而得名。对其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如山东曲阜西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用大理岩制成的用具和指环,出土时指环还套在死者的左手指上;在商代陵墓中则发现了大理岩雕刻的人和兽类等立体雕像。质优者称“汉白玉”,是重要的雕刻材料和建筑材料[1][4]
Sandberg于1975年注意到新生代早期的海水环境有利于方解石沉淀,新生代晚期至现代的海水环境有利于文石沉淀,并将有利于方解石、文石沉淀的地质历史时期分别称为方解石海和文石海时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