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地秧歌

产生于元代的传统民间舞种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luán]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1]
昌黎先民,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历经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昌黎地秧歌从简单到复杂,从田间地头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艺术种类。[2][1]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做出比较细腻、风趣的戏剧性表演见长。[2]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鲜明的个性。它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内容上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1]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现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戏有《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跑驴》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动灵活,表现诙谐有趣。以著名民间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张谦为代表的张派、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等几种地秧歌的风格流派各具魅力。[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1996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2006年,昌黎地秧歌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昌黎县文化馆。[3]

秧歌溯源

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最早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昌黎先民,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它历经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地摊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艺术种类。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