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晚清重臣,湘军领袖
曾国(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2][3]曾国藩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4]
曾国藩少时跟随父亲曾麟书读书,清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应长沙府试,名列第七。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由此更名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以庶常馆散馆授检讨而入仕,此后十余年大多都供职与北京。清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得江西乡举试差,期间获悉母亲去世而回乡丁忧。[1][2][3]
时值太平军起义,清政府为围剿太平军,谕旨曾国藩在籍兴办团练。他以罗泽南等人兴办的“湘勇”和江忠源兴办的“楚勇”为基础,抽调各县练勇,湘军由此初见。此后为增强湘军的实力,曾国藩一面招募兵勇,一面修建水师。至咸丰四年(1854年)2月,曾国藩率湘军出兵作战,但几度被太平军挫败,最终被困江西。咸丰七年(1857年)3月,曾国藩接到父亲去世发讣告,由此回籍丁忧,得以脱困江西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再度被起用,他率领湘军攻陷安庆,又以安庆为基地,围困天京(今南京)。同治三年(1864年)7月9日,湘军轰塌天京城门,天京陷落,太平军主力基本覆灭。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起义中以首功被清政府封为“毅勇”侯称号,留任两江总督[1][2][3]
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奉命前往山东地区围剿捻军,到任一年之中,曾国藩剿捻未见成效,于次年返回南京原任。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被授为武英殿大学士,调任直隶总督,在查办“天津教案”期间,曾国藩因主张向法国求和,严查“凶犯”,遭到天津人民的指责,后于同治九年(1870年)11月回到两江总督任上。此后,曾国藩终日忧郁,病逝于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两江总督衙门。清政府追赠其为太傅,谥号“文正”。[1][2][3]
曾国藩信奉程朱理学,又结合经世思想,创立了理学的经世功能,还将其应用于湘军的治军思想中。曾国藩改革军制,创办湘军,弹压太平天国起义,暂时挽救了清王朝的灭亡,但也同时撼动了清王朝的中央政权的军事基础。曾国藩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军阀的鼻祖。[5]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是曾国藩与家中子女信件往来的书信集,同时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6][7]清史稿》评价曾国藩:中兴以来,一人而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