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属(学名:Osmanthus Lour.)是木樨科下一属。约3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少数种类向东南延伸直至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亚岛屿。[1][2] 木樨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单叶对生,全缘或具齿;花萼钟状;花冠白或黄白色。核果椭圆形或斜椭圆形。木樨属通常生于常绿阔叶林的上缘,或生于常绿一落叶混交林甚至落叶林中。[1][2][3] 木樨属植物树形优美,四季常青,花朵芳香,几乎全年有花,是优美的观赏树种;花含有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浸膏、净油等产品;种子胚乳丰富,可用来榨油;桂花、月桂、野桂花等可作木材用;桂花作为食品香料,用以薰茶和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酒等多种产品;山桂花、桂花、柊[zhōng]树可作药用。毛柄木犀、毛木犀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二级。[1][4][5] 形态特征
木犀属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单叶,叶片厚革质或薄革质,全缘或具锯齿,两面通常具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通常雌蕊或雄蕊不育而成单性花,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再组成腋生或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少数栽培品种为桔红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浅裂、深裂,或深裂至基部,裂片4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稀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木犀属中的圆锥花序组、木犀组、管花木犀组、离瓣木犀组等四组在果实形态以及大小上存在区别,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