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明末民变领袖之一
李自成(公元1606年9月22日—公元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硙生、黄来儿、枣儿,党项族陕西米脂(今陕西省米脂县)人。[1]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建立者。[1]
李自成出生贫困农家。幼年曾被送入寺庙,后来给本乡富户牧羊,二十一岁当了银川驿站驿卒。[1][2]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李自成因朝廷裁减经费被迫离开驿站,次年参加了张存孟(不沾泥)领导的起义队伍。[3]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李自成成为山西境内各支起义军中的重要首领之一,随后攻克修武(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辽州(今山西省左权县),渡过黄河到达河南渑池县(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4][5]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1]此后四年间,李自成率部众活动于湖广、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区,期间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6]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占领襄阳荆州,次年正月攻克承天(今湖北省钟祥县),并于同年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了中央机构,随后占领西安[7][8][9]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1][10]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1]四月,清朝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朝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在武英殿举行即位典礼后,次日撤离北京,返回西安[11][12]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三月,大顺军占领武昌,在清军的突袭下,李自成被迫放弃武昌,向东南方向前进。[13]次月,清军在湖北阳新和江西九江接连击败了大顺军,李自成改变方向,向西南进军。[13]五月初,大顺军行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遭遇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身亡。[13]大顺军余部称李自成为先帝,尊其妻高氏为太后,李自成侄儿李过推举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首领。[1]
时人对李自成的评价褒贬不一,清代政治家张廷玉评价说:“盗贼的祸害,直到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为止,可谓是极其凶残。”[1]而历史学家顾诚则评价说:“李自成把一生献给了反对阶级压迫和满洲贵族民族征服的革命事业。在他领导下,受尽欺凌压榨的贫苦农民挺起了腰,抬起了头,向腐朽透顶的封建统治进行了勇猛的冲击。直到他牺牲时为止,他所领导的大顺军以大无畏的气概,独立地承担了抗清斗争的全部重任,为尔后二十年的抗清斗争揭开了序幕。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起义农民们创建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光照史册,受到后世人们的景仰。”[1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