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慎思-快懂百科
林慎思(844-880),字虔中,号伸蒙子,福建福州人。世居长乐县崇贤乡钦平里鸿山(今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大宏村)。咸通十年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他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是福建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福建从蛮荒进入文明。 家族渊源
林慎思曾祖父凝公,官左卫将军,秀州刺史。祖父萼公,官苏州长史,晋江县令。父升公,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慎思自幼勤奋好学,兄弟五人筑室读书于方安里筹峰山中,又筑新居于筹峰山下溪上,号“坑湖草堂”(今潭头镇溪新村坑湖里)。唐咸通间,兄弟五人先后俱中进士,为福建历史上第一家兄弟五进士,时称“五子登科”、“五桂联芳”。长乐读书之风因之而盛,长乐古有“海滨邹鲁”之誉,“文献名邦”之称,亦当溯自是时。唐懿宗赐 “兰桂同芳”匾予以褒扬,并敕改其所居崇贤乡为“芳桂乡”。又因慎思复中宏词拔萃魁,故赐其里曰:“大宏里”。 历史事件
林慎思登第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县尉。执法甚严,豪强都惧其威令。后升为尚书水部郎中。唐僖宗日与宦官嬉乐,不理朝政。慎思屡次上书切谏,均不被采纳,旋外放任长安万年县令。时各地官吏多敲诈百姓,严刑峻法,惟万年县吏治清明,百姓皆感其恩惠。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占长安,田令孜挟帝奔成都,当 时名流自顾不暇,慎思却领官兵迎战,力尽被擒,委官不受而死。归葬于渡桥大墓山。唐天子旌其闾为“儒英忠义”,诏立忠贤祠祀典。其祠一在福州乌石山白水井边,一在长乐渡桥大墓山林慎思墓侧,一在长乐溪上筹峰山林慎思读书处。宋朱熹题其读书处为“德成岩”。封建时代长乐县衙两侧建有乡贤祠与忠义祠,以纪念长乐历代先贤与忠烈,而两祠所祀的第一位神主都是唐林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