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

西汉著名辞赋家
枚乘(公元前214年-公元前140年[a]),字叔,淮阴(今属江苏淮安[b])人,西汉著名辞赋家。[1][2]
枚乘早年为吴王刘濞(bì)属下郎中[c],因察觉刘濞对朝廷不满,而上书劝谏他,见他不听。枚乘便离开吴国,前往梁国后元七年(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即位,依照御史大夫晁错的意见,削弱各地诸侯。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谋反,汉景帝诛杀晁错缓和局势。枚乘见刘濞谋反,再次写信给他,劝说他罢兵返回,刘濞再次拒绝这个意见。七国之乱平定后,枚乘名声鹊起,被汉景帝任命为弘农都尉。枚乘因不喜为官,便辞官前往梁国梁王去世后,他便返回故乡。汉武帝即位后,征召枚乘,但还没赶到枚乘就在路上去世了。枚乘庶子枚皋,同为辞赋家。[1][3]
枚乘首创“七体赋”,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一改之前以哀为主,以神话为境象的文学风貌。他的作品有《七发》《谏吴王书》《柳赋》等。[4][5][6]近代文人鲁迅评价枚乘:其词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不假雕琢,而意志自深,风神或近楚《骚》。鲁迅对枚乘的文采予以高度的赞赏,将他的作品同《离骚》相比。[7]

人物生平

仕于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