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化

计算机术语
格式化(Formatting),[1]是指对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等)进行清除和准备的过程。[4]格式化分为低级格式化和高级格式化。[5]
低级格式化(Low Level Format)[6]就是将空白的硬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每个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2][3]低级格式化能在硬盘上建立管理硬盘的物理数据结构,还可以通过识别硬盘上的物理坏扇区并在文件分配表(FAT)中进行标记。[7][8]磁盘低级格式化后还不能直接由操作系统使用,要在每个分区内建立文件系统后才能用于存储文件,这个过程称为高级格式化(Advanced Format)。[9]高级格式化能够使硬盘兼有系统启动盘的作用,还可以对指定的硬盘分区进行初始化,建立文件分配表以便系统按指定的格式存储文件。[10]

分类

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硬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每个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需使用专门的软件完成,而且它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针对某一个分区。[2][3]硬盘低级格式化并不是只能操作一次,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多次进行该操作。但是低级格式化是对硬盘最彻底的初始化方式,经过低级格式化后的硬盘,原有的数据以及划分出的磁道、扇区等都将全部丢失,而且低级格式化过程是一种损耗性操作,会降低硬盘的使用寿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