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房

分布于香港的房型
棺材房,是指面积极小、布局逼仄,形似传统棺材的房型,分布于香港。[1][2]在特定住房供需矛盾下,横向空间开发潜力趋于饱和,房东转而聚焦纵向空间的极致利用,由此催生了 “棺材房”。[3]
“棺材房” 的历史可追溯至 20 世纪 50 年代。受战争影响,难民大量涌入香港,5 年内人口从 60 万骤增至 210 万。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住房严重短缺,首批 “棺材房” 应运而生。[4]棺材房主要分布在香港深水埗、观塘、北角等旧区。[2]棺材房通常面积≤4㎡,最小的不过1.4㎡。租金约合人民币1600~3200/月。棺材房所住的租客,以这几类人为主:一是在内地有家室,自己在港省吃省住的人;二是烂赌输钱者;三是拿综援人士,甚至还有内地黑工。[2][3][5][6]香港有20万居民居住于棺材房,其中,儿童占了4万人。棺材房中,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火灾。[3]
2025年9月26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简朴房条例草案》,为出租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引入规管制度。登记者可享36个月宽限期,以逐步进行所需的改造工程和申请“简朴房”认证。在为期12个月的登记期完结后,即2027年3月1日起,特区政府会对违法出租无登记及无认证的分间单位,采取执法行动。[7]

来源

棺材房” 的历史可追溯至 20 世纪 50 年代。受战争影响,难民大量涌入香港,5 年内人口从 60 万骤增至 210 万。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住房严重短缺,首批 “棺材房” 应运而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