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南朝时期的政治家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南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南朝宋、齐、梁三朝。[1][2]
江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好学且少与人交游。早年受到高平(今属山东)人檀超的赏识,成为其座上宾。二十岁时投身始安王刘子真门下,初仕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从事。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转投建平王刘景素,成为其幕僚。累迁巴陵王国左常侍。因反对刘景素谋反,被贬吴兴县令。升明元年(477年),宰相萧道成久闻其才,将江淹召回任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江淹一心辅佐萧道成,得到其重用,历任记室参军事,兼东武县令,参与草拟诏书册令,并撰写国史。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江淹任御史中丞,奉丞相萧鸾之令,接连弹劾中书令谢础、司徒左长史王绩等人,稳定朝政,得到萧鸾欣赏。建武元年(494年),萧鸾登基称帝,江淹改任车骑临海王长史,后累迁廷尉卿、秘书监等职。永元二年(500年)三月,平西将军崔慧景起兵围困建康(今南京),时任皆去投靠,江淹却称病不出,后崔慧景兵败被杀,江淹被赞有先见之明。东昏侯末年(501年),江淹微服投靠起兵反叛的萧衍,得其重用,任冠军将军,后迁任吏部尚书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江淹累迁为散骑常侍,受封临沮县开国伯,不久又改封为[]陵侯。天监四年(505年),江淹去世,终年六十二岁。梁武帝为他穿素服致哀,并赠钱三万、布五十匹。谥号宪伯。[1][3][4][5][6]
江淹少有文名,晚年才思微退,留有“江郎才尽”的历史典故。江淹现存诗歌一百四十二首、辞赋二十八篇,其诗歌幽深奇丽、长于拟古,以《杂体诗三十首》最为知名。又擅长抒情小赋,善写悲情,尤以《恨赋》《别赋》为最著名。作品有 《江文通集》传世。[7][1][8][9]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认为,江淹在文学方面通晓多种诗歌形式,擅长模仿,像王微[a]一样有着极佳的诗歌表现力,达到了类似谢朓[b]那样的成就。[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