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岷江上游、[2]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和[20]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处四川省西北部、[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20]因汶水(现岷江)得名。全县总面积为4084平方千米,下辖9个镇。[2]截至2022年,汶川县常住人口为8.3万人,[8]主要的居住民族包括藏族、羌族、汉族和回族。截至2025年,汶川县辖9个镇、75个行政村、8个社区。[2]县人民政府驻威州镇东街125号。[18] 汶川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a][21]北部为高山地区,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南部为中低山地区,气候湿润,雨量丰沛[2],东部山地基带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山地为干旱河谷气候。[3]境内的河流均属于岷江水系,各级支流呈树枝状分布,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沟壑网络。[22]境内两大河流交汇并构成丁字形,主流岷江呈南北走向,支流杂谷脑河则呈东西走向。[23]汶川县历史悠久,境域古属冉駹[máng]部落,汉设汶山郡,辖绵虒[sī]等5县;晋朝改绵虒县为汶山县,仍为郡治;[24]北周始名汶川县,[2]隋唐改汶山郡,明清基本稳定。民国17年设松理懋[mào]茂汶屯殖督办署,直辖五县。 [24]1958年茂县、汶川县、理县(部分地区)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恢复汶川县。[2]汶川县是川西北高原与成都平原的交通要道,素有阿坝州“门户”和“川西锁钥”之称,[20],境内映汶高速、汶马高速、国道G213、G317穿境而过;都四轨道、通用机场有序建设,已逐步形成立体交通网。[25] 汶川县连续3年、近7年6获“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殊荣。[26]其经济以第二及第三产业为主,主要产业为绿色工业、旅游业及特色农业。[27]2022年底汶川县“一园四区一线+飞地”工业发展布局全面构建形成,把电石、冶炼等传统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工业转型。截至2022年底,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州的42.1%,居全州13县(市)第一位。[28]此外,汶川县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29]2023年,汶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547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为14.1:44.7:41.2 。[8] 汶川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大寺冰瀑、鹰嘴岩、阿尔沟、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该县还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禹文化旅游区。汶川县因此被誉为“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并荣获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等荣誉。[30][2]此外,该县还有独特的羌族民族文化,包括国家级保护名录“羌年”、“羌绣”和省级保护名录“羌族口弦”、“羌族莎朗”的技艺以及羌族民族服饰等。[31]2022年,汶川县被评为“2022 最具影响红色旅游目的地”,并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32] 名称由来